很久沒有寫遊記了,最近負能量太重,我發覺當想起過往的旅程,正能量會慢慢把負能量驅散,看來,是時候分享一下我當年的經歷了。

 

相信各位讀者都知道我對北帝國有著深厚的感情。雖然我離開了該地已經半年有多,但仍然十分想念該地而文筆和照片就成了唯一表達這種思念,就讓我時光倒流到6年前,講講當年第一次參觀時的情景。繼續笑傲英倫!

 

 

 

小弟當年從南帝國獨自前往紐卡素(Newcastle)和一朋友相見,並在此地逗留了個多星期。以當時小弟的經驗已經可以獨自隨意走動,除了Newcastle周邊的地區外,小弟對於鄰國北帝國也十分感興趣,而火車也只是個多小時已經可以直達首都愛丁堡(Edinburgh),那時在南帝國讀書的我,豈可錯過這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呢?

 

一早起床,便直接去了火車站買火車票,買了一張即日來回的火車票,哇,就算有能折扣的年青火車證(Yong Person Card)都要接近30鎊,真的夠貴啊-這其實只是惡夢的開始,後面花錢花得更狠.......想不到過界去北帝國又會成為了火車公司發財的好時機。

 

這路線有兩條火車線營運,當時有GNER(現專利權歸政府,命名為East Coast)Virgin (現名為Cross Country)。那時我已經坐過Virgin,當然想試GNER的火車。可惜的是...來的車仍是Virgin....不用多久,一個小時後火車越過了一個叫Berwick upon Tweed (巴域)的小鎮後便踏入北帝國的國境-很美的海景,以當年初涉獨行的我,沿途的海景實在令人目不暇給,想不到有這麼美的火車線-當然,後來我從北帝國首都坐車前往母校的那段風景更加壯麗。

 

再過半個小時後火車便到達愛丁堡,一個和南帝國首都很不同的地方-沒那麼繁榮大抵是因為受了南帝國的打壓所以北帝國首都只是個陪都或是有名無實的首都,建築灰灰的但卻沒有灰暗的感覺即使這城經歷過很多的滄桑,沒人相信這城經歷過黑死病的折磨-很有活力的一座古城,這種活力和紐卡素十分不同,紐卡素是羅馬古城但卻十分現代化,愛丁堡的人很時髦但市容卻十分古色古香,曾有人說北帝國是個不毛之地,我不認為是這樣,這只是人們對這小國的誤解,實際上北帝國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種族之一。

 

建築沿山而起大學建築和市中心的建築融和一體。初時感覺不到南北帝國的分別,因為英語能力沒有那麼好去分辨他們的口音,所以我當時所看到的也不太多。但已經令我意識到,南帝國比不上北帝國的地方。愛丁堡分為兩部分,新城(New Town)和舊城 (Old Town),中間有城堡分隔著,城堡以南為舊城;以北為新城。

 

 

 

首先,當然是從古色古香的城堡區開始,城堡就在市中心最中央的地區-在火車站的後方。當時不識路的我,不知道舊城區後有路直通城堡,居然走捷徑,沿著王子街(Princes Street)旁邊公園的路上山,但我沒有跟著山徑走,而是直接衝上山,還好腳根力好,加上有個洋鬼子把我拉了上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進了城堡,盛惠16鎊,看圖!

 

 

 

 

後來我上了一個叫Carlton Hill的地方再拍,這塔實際多,只收4,5鎊已經可以望愛丁堡全景,能見度很好,看見城外的Forth Rail Bridge-愛丁堡的地標之一,可惜時間有限,不能去。

 

 

 

我和風笛的第一次約會,依希記得1997年時英帝國人撤出香港這福地時風笛隊威武的隊型,原來就是源自北帝國。真是他鄉遇故知,我也給了錢後才拍照。

 

當年的照片實在太爛,而這樣爬上城堡山實在是太瘋狂了。

還好,我往後的經驗使我將來遊歷愛丁堡時更容易發掘到當地不同的拍攝位置和鮮為人知的景點,使我對北帝國的感情更加深。而這次旅程,令我對北帝國產生了興趣,亦成為了我去北帝國升學的原因之一。

arrow
arrow

    pico12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